毕业后,挥别熟悉的校园
下一站去向何方?
“我始终怀着对家乡山水的感恩
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将交大所学、所获
融入中国大地
心系桑梓,步履坚实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走近
交通运输学院
2025年应届毕业生
胡云
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本科就读于铁路精英培养项目“詹天佑班”,取得铁道运输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美国INFORMS铁路应用竞赛国际冠军。作为黔北山区走出的学子,他怀揣建设家乡的初心回到贵州,即将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站。作为基层就业代表,在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宣传季启动活动上发言。
01
筑梦基层,初心如磐
在西南连绵的群山中,一条条钢铁动脉穿山越岭,承载着发展的希望。即将踏上贵阳南站工作岗位的胡云,正用他的选择诠释着新一代大学生的使命——用专业知识反哺家乡。“我是在贵州长大的孩子,我始终怀着对家乡山水的感恩,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尤其是在家乡发展需要我的时候。”胡云说。
胡云回忆,在天津旅游时与一位老人的交谈坚定了他回贵州的决心。当老人听闻他来自贵州,言语间自然流露出对“贫困地区”的关切。“这份善意的误解,折射出外界对家乡认知的滞后。”他当即向老人细数贵州的巨变:跨越天堑的世界第一高桥,承载全国主要数据的大数据中心,还有凝望深空的“中国天眼”FAST……老人惊叹的神情,让胡云深切体会到建设家乡仍然任重道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在我心头骤然明晰——我要回到贵州,投身家乡建设。”
02
知行合一,锻炼本领
读研期间,胡云与师门团队共同攻克铁路枢纽中的股道冲突检测和疏解难题,大大提升了疏解的效率,算法生成的线条如同一条彩绳,串联起了那苗岭山间的货运专线和乌蒙深处的物流园区。他回忆,在贵阳南站货运编组场的寒夜里,一位工人师傅指着积压的黔东南山货感慨:“要是调度系统再快些,这些腊肉菌菇早该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他愈发清晰,改变家乡需要真学问、硬本领,更要深扎基层的泥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后来,他以“喀斯特山区编组调车优化”为背景研究,与团队一起形成了智能调度算法,共同夺得美国INFORMS铁路应用竞赛国际第一名。
胡云在北京、兰州、昆明、呼和浩特等铁路局实地调研的经历,让他懂得了要不惧艰苦,主动走进基层,向实践学习。他回忆:“在昆明东站,暴雨中的防洪抢险让我懂得什么叫‘以站为家’。在北京西站,前辈们在春运高峰滚滚人潮中的坚守,让我明白了‘万家灯火’守护者的真正含义。这些经历,让我从只会理论模型的‘书本研究生’,慢慢蜕变成为一名‘学在铁路,用在铁路’的实干者。”专业知识的生命力在于解决真实世界的困境,而只有走入真实世界,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才有锻炼本领的能力。
这份“知行合一”的信念,也驱动着胡云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践行报国理想。作为志愿团骨干,他策划组织“科技助老”系列活动,将智能技术耐心传授给老年群体,让科技的温度真正惠及“慢行者”;参与国庆70周年“科学发展”方阵的荣光时刻,让他对“青春报国”四字有了更真切、更澎湃的体认;在政务实习期间,他运用专业技能开发办公自动化工具,优化“接诉即办”流程,用一行行代码提升民生诉求的响应效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就是报国”的朴素真理。
胡云(右一)参与科技助老志愿服务
03
赤子情怀,成长追求
身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胡云对“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深有体会,“我深知:选择贵阳南站,就是选择用铁轨献给家乡最清澈的爱。”
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宣传季启动活动现场,胡云讲述了选择前往贵州铁路一线,服务基层的心路历程
在秋季招聘的抉择时刻,胡云的父母也曾担忧基层铁路工作的艰苦:防洪抢险的风险、深夜调度的压力、偏远站点的孤独……
胡云坚定地告诉父母:“与红军‘挖草根、啃树皮’的长征相比,这点苦是青春应有的勋章。在喀斯特地貌筑路的攻坚现场,我目睹过建设者在溶洞群中‘五跨乌江’的壮举;也在毕节黔西的仓库中,听闻过‘山货烂在田间路’的叹息。一条铁路,承载的不仅是货物与旅客,更是一个地区脱贫致富的希望;每一条铁轨的延伸,都是缩短城乡差距的刻度;每一次列车的抵达,都是打开致富之门的钥匙。”
怀揣着让铁轨成为乡村振兴“金扁担”的梦想,胡云选择扎根贵阳南站。“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是他砥砺作风、锤炼本领的自觉选择。条件虽艰苦,却正是他认识国情、了解群众、提升能力的最佳“磨刀石”。
胡云在家乡的留影
对胡云来说,家乡不仅是温暖的港湾,更是一片充满无限潜力的土地。七年前,“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号召指引他踏入北京交通大学的大门。从本科到硕士,胡云见证了“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恢弘蓝图逐渐落地,也在一次次科研攻关中触摸到铁路强国的时代脉搏,而今回到家乡,胡云的行囊里,不仅装满淬炼而成的专业本领,更带着一份“饮水思源”的时代答卷。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基层一线,在乡村振兴、边疆建设、基层治理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学校设立基层就业专项奖励金,每年评选奋飞奖,并举办基层工作训练营。2024届,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3.6%,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7%,发放奖励金60余万元,167名学生被授予奋飞奖。2名师生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
从交大出发
让青春之花
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出品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特别支持 | 交通运输学院
采写&编辑 | 董姝彤 何菲
责任编辑 | 韩榕 何菲
审核 | 袁芳 王靖雨
为交大点亮520个“在看”
免费配资炒股配资平台,配资股票配资按月配资,昆明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