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凌晨三点半,厦门北站的站场还浸在朦胧夜色里,道岔转辙机的运转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刘俊杰蹲在道岔旁,头灯的光束沿着钢轨缝隙缓缓移动,橙黄色工作服上沾着的油污在光线下泛出微光。“2mm锁闭4mm不锁闭,符合标准。”他在泛黄记录本上写下数据。
作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电务段厦门北信号车间设备整治工区工长,29岁的刘俊杰,9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厦门北站的“心脏”——道岔,它是指引着每一趟列车进入哪一个站台的关键设备。
2016年,刘俊杰怀揣着对铁路事业的憧憬,加入福州电务段,那时恰逢厦门北站站改施工。面对昼夜不停的高强度作业和繁杂的技术规范。他心理落差很大,现场作业这么艰苦,曾一度想过放弃,一个劲地往家里打电话,家里人告诉他“干一行要爱一行”,这句话安抚了他浮躁的心,也让他暗自下定决心:别人可以,我也行。
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白天,他紧跟师傅潜心学习道岔技术标准和调整方法;晚上,为了弄明白道岔电路原理,常常研究到深夜。如今,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着道岔电路图、故障数据和排查心得任然整整齐齐摆放在他办公桌上。听他舍友说:“他经常在梦中都念叨着技术术语。”刘俊杰坦言:“相对于啃业务,更难的是破解道岔难题”。
最让他难忘的是2023年的那一个月,把他折腾的够呛。厦门北站九机道岔心轨不解锁故障频发,一个月内出现多次。刘俊杰带领工电联合整治小队,逐一排查,反复调试,可故障依旧发生,一直得不到解决,他心急如焚,很长一段时间茶饭不香。
刘俊杰暗自较劲,连续多个天窗泡在现场,对道岔进行全面“体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数十次手摇道岔,一遍遍地观察道岔解锁、转换、锁闭动作过程,他发现在一个很细微时段,锁闭杆凸台落下后,锁钩存在偶发性卡滞。这一发现让他发现新大陆一样地高兴。
但在常规调整手段调整几次无效后,现场一度陷入僵局,在听到工务切割机的声音,他立马想到,可以自己加工特制垫片,加在锁钩连接铁与心轨间,这样可以很好解决锁闭杆凸台落下后,锁钩偶发性卡滞,经过10余次调试,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许久的问题,他笑着跟我们说道:“那天晚上,终于睡了个好觉”。
凭借着这股子钻劲和过硬的业务能力。2024年,他勇夺第二十届南昌局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项目冠军、国铁集团职业技能竞赛道岔转辙设备项目第十二名,还荣获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平凡之星”以及“全局技术能手”“全路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实现了从初入职场的业务新手到业内公认的技术“大拿”的蜕变。(唐文强 吴发地)
责任编辑:李 震
免费配资炒股配资平台,配资股票配资按月配资,昆明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